香港七旬老人重走长征路即将抵达终点,已走了246天约6000公里,朋友:看到各地的发展,他感觉震撼和自豪

极目新闻记者 刘毅

10月15日,香港74岁老人郑镇炎已经抵达甘肃环县洪德镇,距离他的目的地陕西吴起县仅剩约150公里。据了解,去年10月17日,他从江西于都出发开始重走长征路,目前已走过赣粤湘桂及云贵川甘等地。16日,老人在贵州的一位朋友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老人曾说过,看到各地的发展,他被震撼,心中充满自豪。

据媒体报道,郑镇炎重走长征路的种子,早在1972年就已埋下。那时郑镇炎在香港求学,读《红星照耀中国》深受震撼。数年后,又受《两个人的长征》启发,坚定了重走长征路的信念。2019年退休后,他开始筹备并实践这一精神之旅。

在镜头前,郑镇炎还向媒体表示,要通过走长征路,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精神,不怕牺牲的精神,还有红军的信仰。

贵州安顺市镇宁县沙子乡弄染村,是长征途中红军与少数民族首领签订第一个政治盟约的地方。1935年4月,中央红军第三军团抵达镇宁弄染寨,三军团彭德怀、杨尚昆等首长与当地布依族首领陆瑞光签订了协定,史称“弄染结盟”。今年2月下旬,郑镇炎到达了弄染村。

香港七旬老人重走长征路即将抵达终点,已走了246天约6000公里,朋友:看到各地的发展,他感觉震撼和自豪

16日,弄染结盟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陈经理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老人起初请工作人员帮他拍照留影,还到办公室打热水,她见老人背包上还挂着一面红旗,于是和老人攀谈,这才知道老人来自香港,要徒步长征路,这是他人生要完成的一大心愿。她特别佩服老人的精神,带着老人参观了展览馆,到陆瑞光烈士墓前祭拜,看了烈士故居。她还带老人和同事们吃了饭,两人也成了朋友。聊天中,老人表示,沿途走下来,看到各地的发展,他被震撼,心中充满自豪,他看到的贵州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,没想到弄染这样的小山村也有班车可以通,打车也很方便,贵州的路和桥都建得很好。

陈经理还介绍,老人身体很好,为人和善,白天重走长征路,晚上就住在民宿。参观完弄染之后,老人回了一趟家,大约一个月后,又继续回来开始徒步。老人每天都会写日记,还会分享给朋友们。

“我原本计划是看完展览就离开,继续下一个行程。但为他们的热情和好客所感动。我索性在这里休整一天,因为与他们的交流也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……让我体会到祖国对香港同胞的热爱和关怀!”极目新闻记者在老人发的日记里看到,他这样记录弄染之行。

展开全文

“一路走来,从未遇到过一个冷漠的人,从没有人对我不礼貌、从没有丢过东西。当大家得知我从香港来重走长征路时,都主动与我交流,邀我进屋喝茶,甚至送我水果、干粮。”在9月13日香港媒体的报道中,郑镇炎这样告诉记者。报道还写道:在海拔4212米的夹金山,他站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,望着远方皑皑雪山,想起当年红军身着单衣、踏雪行军的场景:“如今我们走在宽敞的公路上,衣食无忧,可当年红军只能走山路、穿破衣,饿了吃草根、煮皮带,牺牲了不少战士,用生命开辟道路,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山河,都浸染着先烈的热血。”

香港七旬老人重走长征路即将抵达终点,已走了246天约6000公里,朋友:看到各地的发展,他感觉震撼和自豪

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,按照郑镇炎日记的记载,到2025年10月15日,他已经走了246天,抵达了甘肃的洪德镇,总行程已有5957公里,距离终点陕西吴起县还有约150公里,他的两位朋友也赶到环县,准备陪他徒步到终点。

(来源:极目新闻)

评论